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环球要闻:皮肤病之内治法验案析-摘孔氏医案

日期:2023-06-04 09:45:15 来源:个人图书馆-善德rbgs91lsju

原文如下:

故某姓如脉风症并治验

妇人某,不知其姓氏,诣予求治。舒臂就诊,见其手腕皆似疮似癣,赤而微突,着指强涩,几无隙处。


【资料图】

问遍身皆然乎?

曰:下身微少,胸腹肩背成一片矣。

问痒乎?

曰:痒甚。然不敢重爬,重则疼,且易破。

予曰:此风之为也。经曰:劳汗当风,寒薄为皶,郁乃痤。又曰:脉风成为疔。

夫同一风也,中于卫则为皶(zha),中于营则为疠,皶,即今之所谓粉刺也。惟其发于卫分,色从气化,故破而出白。疔,即今之所谓癞也,惟其结于营分,色从血化,故聚而为赤。此症自以疏风为主,而用活血透表之药,从营分驱去风邪,当必不误。欲立方,又踌思曰:此虽外症,根蒂深矣。

观其皮肤之间,鳞次甲比,已从营分突出卫分,坚结固护,如蟹匡螺亮,然岂寻常风药所能破其藩篱。然风药太重,加以峻烈,其性既轻而上浮,共势又剽而难制,营卫受其鼓荡,势必不静,倘从鼻口溢出,是治病而益其病也。奈何?既 而曰:得之矣,药何常顾用之何如耳。乃仍用荆、薄、羌、防等驱风,和之以归、芍,托之以参、芷,引之以红花、姜黄,剂不甚重,而水必倍加,煎汤必盈二三升,连口服下,使汤液充肠满腹,药力借水力以行,势必内盈外溢,透出肌表。桂枝汤之必啜热粥,五苓散之多饮暖水,皆此意也,何以猛药为哉?

其人如法服之,果数剂而愈。后数月,又遇一妇,与此症同,即用前法,亦寻愈。

个人拙见:

此医案最精彩的地方有二,

一是皮肤病病因的分析,从营卫的角度,营气于脉中,卫气于外,粉刺,在外,卫分;疔,癞,为现在癣疥等皮肤病,属于营分,也就是说病位深了。前者治疗,疏风为主,后者治疗活血透表+疏风,需要注重血分了。牛皮癣,之前跟诊,老师多用清热凉血药,比如黄连阿胶汤,现在想想,也是这个道理。

二是治疗的方法,如果疏风为主,则风药有可能引起鼻衄,这样反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所以,从里往外,层层用药,人参,白芷,从里往外托,当归,芍药从血分和,主要在营分,荆芥,薄荷,羌活,防风,黄芪从卫分驱邪,再通过红花,姜黄作引,一环扣一环,根本上解决问题,并且使热从内往外透。

这个道理其实也能理解,举个例子,比如墙皮受潮鼓包,如果不管里面,直接外面糊一层,那么肯定会返潮,之后再次鼓包,但是如果从里面受潮的墙体着手,清除损坏的,再上腻子,再上乳胶漆,这样就会比较好的杜绝这个问题。如果再深一层次,能找到受潮的源头,防护下,就更完美了。

医案里面,取象比类,人参,白芷是从根本解决,类似解决受潮源头,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。当归芍药像腻子,荆芥,薄荷,防风像乳胶漆,最后搅拌一起,像姜黄,红花作用,一起施工,这样很全面。如果根据脉象,凉血,或者温散,会更全面点。但是这个思路在医案里面已经相对完美了。

外在的问题,可以从内在找原因。确实值得借鉴。在皮肤病治疗上,现代医学通过激素,实际上也有点类似从根本上(骨髓)激发正气,但是若不能做到抽丝剥茧,也是治标不治本。激素药用久了导致人胖,虚胖,有点像伤着肾(肾主骨)了,收藏无力,故虚胖。包括股骨头坏死,也是这个道理(个人拙见,仅供参考)。

外病内治,这个医案告诉我们的,值得深思。

标签:

热门推荐

猜你喜欢

市场